数字时代的博物馆—试论影响力评估的重要性

提要: 科技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人们了解文化遗产的方式。我们逐渐从物质遗 产步入数字遗产的时代。然而,我国尚未建立专门针对数字资源的评估制度,尤其是 对资源产生的实际影响力缺乏了解。本文旨在介绍数字遗产和数字生态系统的概念、 影响力评估的起源与发展,以及这一切对我国博物业的启示。

关键词: 博物馆数字化;数字遗产;影响力评估

步入数字遗产时代

随着大量数字资源的涌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于 2009 年发布《保护数字遗产宪章》,将“数字遗产”的新理念带入人们的视线。

由于有越来越多的资源以数字形式被生产、传播、访问和维护,从而创生出了一种全新的遗产形式–数字遗产

UNESCO, 2009

数字遗产泛指所有以数字方式创建 (born-digital) 或从物质转为数字形式 (converted into digital form) 的人类知识与创作资源。此后,如何开发具有可持续性的数字遗产资源受到广泛讨论。

与之相关的还有另一个新的概念—数字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原义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所形成的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具有自调节功能的自然整体。”在这个生物学概念的启发下,欧洲学者们提出了“数字生态系统”的理念。伦敦国王学院的坦纳·西蒙(Simon Tanner)教授将其描述为“由资源、开发者、科学技术、机构和用户组合而成的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整体。”在博物馆领域,“数字生态系统”由文物资源、博物馆、技术公司与用户组成。博物馆与科技公司合作开发数字资源并推广至用户,而用户基于体验做出反馈,又反过来影响资源的研发和呈现形式。了解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在于让它我们看见了资源、个人和机构间的关联性。博物馆作为数字遗产的重要承载者,不仅要着眼于资源本身的品质,还要关注它和用户之间是否建立了高质量的关联性,即是否对用户产生了良性影响。关联性的缺失会导致资源快速被市场淘汰并最终废弃。

数字生态系统 in Simon Tanner The BVI Model, 插画家马格斯 · 爱丽丝(Alice Maggs)
数字生态系统 in Simon Tanner The BVI Model, 插画家马格斯 · 爱丽丝(Alice Maggs)

何为影响力评估?

在数字遗产的语境下,影响力 (impact) 指的是数字资源对用户产生的可衡量的长远改变。影响力评估 (impact assessment) 即是收集改变依据、进行循证分析的过程。评估结果可让机构了解前期的资金与人力投资是否得到有效利用、对数字工具的使用是否得当,并对资源的不足之处进行调整,以增加资源的可持续性。 需要强调的是,影响力评估必须针对可衡量 (measurable) 的结果。很多机构在最初接触到这个评估方式时都想要尽可能对资源的方方面面进行测量,这是难以做到的,所以在初期设立清晰可行的目标尤为重要。其次,影响力评估要尽可能针对长期性 (long-term) 结果,这也是它与一般绩效考核的最大区别之一。不同于较多依赖定量指标的绩效考核,影响力评估侧重定量与定性指标的综合利用,尤其是通过后者反应数据背后的深层意义,如线上展览如何改变人们对某个社会议题的看法。文化产业的特殊性恰好体现在它对社会的长远影响,这种影响往往可以跨越好几代人。提升业界对影响力评估的意识定会使博物馆的发展受益匪浅。

文化资源影响力评估的起源与发展

《雅典学院》伦勃朗

关于艺术和文化影响力的探讨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曾发起了一场著名的辩论—艺术文化到底会对社会产生负面还是正面的影响?直到现在,这场辩论依然在进行着,并衍生出观点不同的两大派系。一方强调艺术文化具有与生俱来的价值,不必讨论它对社会的影响;另一方则强调随着时代变迁,文化资源应具备超越自身价值的社会功能,为大众生活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在1980年代,越来越多的文化机构需要向公众和赞助方展现它们的影响力。当时,经济贡献是赞助人最主要的关注点,于是文化机构开始推行新的管理方式,如绩效评估和目标设定。近年来,重新审视博物馆的使命被提上议程,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博物馆是否很好地履行了教育民众、为社会带来良性改变的使命。文产业出现了一种新趋势—从多维的角度探讨文化资源的价值。这为数字影响力评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目前,学界仍在讨论博物馆要如何为自身影响力提供有力的佐证。尤其在数字遗产时代,我们该如何生产并推广有影响力的文博资源?该制定怎样的数字化发展策略?这些都是亟待考虑的问题。未来,资源的使用方式、用户互动模式都会变得更为复杂,单薄的数量性测量结果已无法为博物馆数字资源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全面的视角,我们应求诸于定量绩效考核与定性影响力评估的综合使用。

我当前的博士项目即是为了探究如何对我国的博物馆数字资源进行影响力评估。在弥补“数字影响力”研究空缺的同时,为博物业数字化进程助力。中国有极为丰富的文物资源,然而可供大众观览的仅是冰山一隅。若能凭借新科技推出多样的数字资源,并基于评估结果优化资源品质, 定能让尘封的文物重现于世,服务于民。